一、日常运行监控
1、参数监测
实时记录跨膜压差(TMP),正常范围通常为0.1-0.3MPa;若压差持续上升超过基线值20%,需立即清洗膜组件。
监测标准化产水量(通量),若下降超过15%或水质恶化(如浊度升高、脱盐率下降),需排查污染原因。
每日检查设备外观、仪表(压力、流量)及管道阀门泄漏情况,保持运行数据完整记录。
2、水质控制
严格检测进水污染指数(SDI值),确保低于3;定期测试进水浊度、胶体含量及微生物浓度。
每日检测产水电导率及浊度,异常升高时(如电导率>10μS/cm)需检查膜完整性。
二、定期清洗操作
1、物理清洗
反冲洗:每2-4小时采用0.1-0.2MPa反向压力冲洗,配合空气擦洗(曝气30秒),冲刷膜表面松软污垢。
低压大流量冲洗:用2-3倍设计流量的清水冲洗膜管,清除深层杂质。每次反洗后需排污并正冲至出水清澈。
2、化学清洗
有机污染:使用0.1% NaOH + 0.5% NaClO溶液(30-40℃)循环清洗30-60分钟。
无机结垢:采用2%柠檬酸或1%盐酸溶液(<35℃)溶解钙镁沉积物。
生物污染:交替使用1%过氧化氢+0.5% EDTA或季铵盐杀菌剂。
清洗后需彻底冲洗至pH中性,避免药剂残留。
三、停机与长期保护
1、短期停机(≤72小时)
每日运行设备30-60分钟,防止微生物滋生;或注入1%亚硫酸氢钠溶液抑制细菌。
2、长期停机(>1个月)
关停前彻底反洗排污,注入20%甘油防冻溶液(-5℃以上保存),每6个月更换保护液。
严禁膜组件脱水,干燥会导致不可逆损坏。
四、关键部件维护
1、耗材更换
滤芯:PP棉每3-6个月更换,活性炭每6-12个月更换,超滤膜每12-18个月或产水量下降20%时强制更换。
密封件:定期检查O型圈、机械密封,老化或漏水时立即更换(如约翰克兰Crane密封件)。
2、泵阀系统保养
每周检查水泵轴承润滑及密封件磨损,确保电流≤额定值(如7.5kW泵电流≤15A)。
每月测试阀门启闭灵活性,气动阀需维持气源压力0.4-0.6MPa。
五、安全与操作规范
1、操作人员需持特种设备作业证,穿戴防护装备(丁腈手套、护目镜)。
2、设备重启时缓慢升压(1分钟内逐步升至工作压力),避免水锤冲击膜组件。
3、化学清洗时确保通风,紧急喷淋装置处于可用状态。
提示:维护记录应包括清洗时间、药剂配方及参数变化,便于分析性能衰减趋势。